“秋后一伏”的末伏快到了,老話說:末伏不補,秋冬受苦!但這時候的養(yǎng)生不能只顧著祛濕,同時也要兼顧潤燥。其實,身體經(jīng)過了一段時期的高溫刺激和損耗,最需要的是清補,補而不滋膩,祛濕熱的同時養(yǎng)脾胃、滋潤身體。今天小編推薦3種滋補美味的肉類,清火補虛又祛濕。
一、梭子蟹——高蛋白低脂肪
“秋風(fēng)起,蟹腳癢”,梭子蟹可是8月開海必嘗的“第一口鮮”,味道肥美,吃法多種多樣:蔥油、白灼、清蒸、炒年糕等等,咋做都好吃。
(一)梭子蟹的營養(yǎng)價值:
1、高蛋白:
螃蟹的蛋白質(zhì)含量比豬肉、魚肉都要高出幾倍。
2、高鈣:
螃蟹的鈣、磷、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。
3、低脂肪:
脂肪僅是豬肉的1/11:每100g中含量僅3.1g,還不到豬肉脂肪含量的零頭,減肥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哦。
(二)食用螃蟹的注意事項:
螃蟹性味偏寒,蒸螃蟹的時候可在螃蟹上撒一些生姜片或紫蘇葉,若是用水煮螃蟹,則可把生姜片或紫蘇葉加入水中。
體弱虛寒、平時容易胃部反酸、習(xí)慣性腹瀉、胃脹以及患肝炎、嚴(yán)重胃病、心腦血管病、高血壓病、動脈硬化、高血脂等病者更應(yīng)少吃或不吃螃蟹,以免引起腹瀉、消化不良甚至加重病情。老人、小孩吃蟹時最好喝點姜湯、蘸姜末醋汁,以去其寒氣,螃蟹不可與柿子、西瓜、冷飲同食,以免過寒損傷脾胃,吃蟹后1小時內(nèi)不要喝茶,以免茶中的鞣酸與螃蟹中的蛋白質(zhì)結(jié)合,不利于消化吸收,甚至引起腹痛、腹瀉。
二、鴨肉——祛濕又潤燥的肉類
(一)鴨肉的營養(yǎng)價值:
1、清熱補虛、滋補養(yǎng)胃:
鴨肉性味甘、寒,入肺、胃、腎經(jīng),有滋補、養(yǎng)胃、補腎、消水腫、止熱痢、止咳化痰等作用。
和容易上火的牛羊肉不同,鴨肉性涼,凡體內(nèi)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,體質(zhì)虛弱、食欲不振、發(fā)熱、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。
2、高蛋白和微量元素:
每100克鴨肉含蛋白質(zhì)16.5克,脂肪7.5克,鈣11毫克,磷1.45毫克,鐵4.1毫克。鴨肉中蛋白質(zhì)含量比豬肉高,而脂肪含量卻比豬肉低50%。
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,鉀、鐵、銅、鋅等元素都較豐富,鴨蛋中礦物質(zhì)、維生素A含量也高于雞蛋。
(二)食用鴨肉的注意事項:
鴨皮的脂肪高,對于需要控制體重,或者是高血脂、冠心病患者,需要減少脂肪攝入,最好剝?nèi)喥こ?,這樣可以使入口的鴨肉脂肪含量更低。
(三)推薦2道鴨肉美食:
1、冬蟲夏草鴨 :
做法:鴨子一只去毛及內(nèi)臟,砍成大塊,冬蟲夏草10~20克,同蒸熟食用。
功效:有滋陰補虛、補腎益精、益肺止咳喘作用。健康人食之更能精力充沛,消除疲勞,久服有延年益壽之功。
2、陳皮大鴨:
做法:鴨子一只去毛及內(nèi)臟,蒸熟倒出湯汁,加入奶湯、雞湯、醬油、料酒、胡椒粉拌勻,陳皮6克切絲放在鴨子上面,蒸熟食用。
功效:有健脾、開胃、補虛作用。適用于脾胃虛弱、食欲不振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癥。健康人食之更能精力旺盛。
三、鯽魚——健脾胃、祛濕
(一)鯽魚的營養(yǎng)價值:
1、健脾利濕:
中醫(yī)認為,鯽魚味甘、性平,有健脾利濕之功,可治脾胃虛弱,納少無力,對痢疾、便血、水腫、淋病、癰腫等也有食療作用。
2、高蛋白,補身體:
鯽魚肉質(zhì)細嫩,富含營養(yǎng),每100g含蛋白質(zhì)13~19.5g,磷200mg,鈣54mg,還含有多種礦物質(zhì)和維生素。許多地方婦女產(chǎn)后坐月子往往要喝鯽魚湯,不但補益身體,還有助于增加乳汁。
(二)推薦兩道鯽魚美食:
1、鯽魚百合湯:
材料:鯽魚1尾,百合100g。冰糖、料酒適量。
做法:鯽魚去鱗、鰓及內(nèi)臟,洗凈;鍋中加水,放魚燒開,加入料酒、百合,再用小火慢燉1小時,加入冰糖燉化即可。
功效:養(yǎng)肺止咳,益氣止血。
2、鯽魚粥:
材料:鯽魚1尾,粳米50g。陳皮末、胡椒末、姜、蔥、鹽各適量。
做法:鯽魚洗凈取肉,與粳米、陳皮末相合煮粥,至粥熟時,放入胡椒粉、姜、蔥、鹽調(diào)味即可。
功效:溫中下氣,健脾暖胃。
溫馨提示:這3種“神仙”級別的肉類記得端上餐桌,滋補美味,給大人小孩補夠營養(yǎng),順順利利迎接秋天!